加州台灣人教堂與水牛城槍擊案啟示
上個週末,美國新聞充滿肅殺暴力,先是5月14日(週六)紐約水牛城(Buffalo)發生了槍擊案,一名18歲的白人青年詹德隆(Payton Gendron)持槍濫殺,造成10死3傷;隔日,5月15日(週日)加州橙縣的拉古納伍茲(Laguna Woods)亦發生槍擊案,68歲的台灣外省第二代周文偉(David Chou),攜帶類似汽油彈的爆裂物、15個裝滿9毫米子彈的彈匣以及2枝半自動武器,前往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(Irvin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)行凶。
儘管美國發生槍擊案時有所聞,但這兩起連續發生、涉及種族仇恨的暴力事件還是令人震驚,尤其是在南加州教堂發生的台灣人槍擊案。在多族裔聚居的美國,亞裔素有「啞裔」之稱,不吵不鬧的亞洲移民,登上美國頭條新聞,英勇與持槍凶嫌對抗的台裔醫師鄭達志(John Cheng)被警方譽為英雄,他的犧牲,使凶嫌沒有造成更嚴重的死傷。
據警方公布的調查結果與各媒體的起底、爆料,涉嫌屠殺教堂台裔會眾的周文偉是出於對台灣社區的政治仇恨行凶,警方在他的車裡,找到能說明周文偉「有多麼痛恨台灣人」的字條。
新聞伊始,英文媒體都聲稱:周文偉來自大陸、這是一起大陸人仇恨台灣人的事件;因涉及兩岸敏感的政治問題,立刻引發更多人關注。但不久後就有華文媒體引用知情人的說法,表示周文偉出生於台灣,他是「拉斯維加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」成員,敵視台獨分子,長期不滿台灣民進黨執政後的政治局勢。
無怪乎美國媒體分不清周文偉是台灣人或是大陸人,因為對美國人而言,堅持一個「中國」,要統一兩岸的可能只有大陸人。但在台灣的政治光譜中,的確有一群「外省」第二代,他們在「台灣省」出生、成長,但卻懷念父祖的家鄉。他們的籍貫可能是山東、河南或貴州,來自神州華夏的大江南北,所以在台灣他們被稱為「外省人」,儘管定居了一輩子,還是「外」人。
這些父祖輩與共產黨打了一輩子仗的「外省」第二代,有人最後選擇與中共結盟,諷刺地成為擁抱共產黨的「中國台灣」人。近日高調在抖音介紹自己是「中國台灣」鄒族的女星田麗即是一例,田麗的父親是山東省人,母親則是台灣鄒族原住民,她回應中國網友「台灣必須是中國的」。
身分認同,一直是近代民族國家興起後嚴肅的人文與社會學課題。筆者無意涉及專業且複雜的學術討論,但借用美國學者班納迪克·安德森(Benedict R. O’Gorman Anderson)在1983年發表的《想像的共同體》,談談南加教堂槍擊案凶嫌犯案的原因。
安德森認為民族國家是因「印刷資本主義」(Print capitalism)興起,使用各種本地方言的讀者,透過自己的民族語言閱讀報刊、書籍而形成共同的論述,成為「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」。
然而,到了21世紀,報紙、小說已不在是人們主要的讀物,各家主流媒體的報導也越來越涇渭分明,在美國保守派習慣看福克斯新聞(Fox News),自由派則喜歡看CNN、ABC。想像的共同體憑藉的不是印刷術,而是更無遠弗屆的網路視頻,它們四散在YouTube、Twitch等影音串流平台,在大陸人們使用的可能則是微信、抖音、小紅書,各種自媒體、營銷號組成了魚目混珠、真假難辨的信息。想像的共同體,似乎隨著科技載體演變,還有輿論導向,漸漸成了想像的「分裂」體。
台灣外省第二代周文偉,漸漸歸化成了仇恨台灣人的大陸人,在他的「想像」裡,他是巍巍大中華的台灣省人,這個「虛構」的認同概念,讓他越發焦慮。隨著美、中局勢的緊張變化,大陸官媒、五毛與小粉紅群裡天天高喊著要攻打台灣,這些網絡媒體與社群難道沒有教唆周文偉行凶的嫌疑與責任嗎?事實上,二二八議題、轉型正義,每逢「選舉」就會又成為遭輿論操弄分裂台灣人的議題。
據《拉斯維加斯新聞》報導,周文偉本是在拉斯維加斯擁有12間房的包租公,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「可愛老人」,但2012年他遭房客攻擊,險些喪命,從此後擁槍自重,變得越來越偏激,除了將名下的公寓出售外,還搬離原住處改住車內變成「流浪漢」。該報導沒有透露出更多周文偉性格大變的原因。周文偉的妻子因治病居住在台灣,他長年獨居,或許缺乏親友關懷也致使其走上了行凶的不歸路。
再回頭談在水牛城黑人社區超市行凶詹德隆,他犯案時戴著頭盔式攝影機,在Twitch上網路直播記錄自己的屠殺過程,雖然兩分鐘後遭平臺切斷直播,但血腥的過程已足夠駭人。
詹德隆曾在網路上發布一篇長達180頁的「宣言」,解釋自己作案是因為「美國白種人即將被有色人種取代」。他所有偏激的反移民、種族歧視觀點也是來自網絡社群,因疫情影響無所事事在家的詹德隆,看了大量的「瘋狂的陰謀論」,這些內容使他走向以暴制暴之路;猶如想要「和平統一」的周文偉,最後選擇屠殺台灣人一樣,原先的設想可能都是更美好的新世界。
這樣的幻象,是否讓人想起共產主義興起時所描繪的遠景,為了更遙遠的美好未來,不妨犧牲當下?詹德隆與周文偉行兇前其實都已有跡可循,若他們身邊的親友能適時關心、發現異樣,或許就能阻止慘劇發生。
筆者曾造訪水牛城的尼加拉瓜瀑布(Niagara Falls),那是一個悠閒的觀光小鎮,橙縣的拉古納伍茲則是一個著名的退休社區,兩個寧靜的社區發生槍擊案或許並非偶然,而是藉此警示人們,歲月靜好表象下,仍有危險的不定時炸彈在身邊。而這些不穩定因素的觸媒,或許就是源於網路上的各種蠱惑人心的信息,或許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,遠離陰謀論,遠離極端的政治新聞討論,活在當下,珍惜身邊人。
留言
張貼留言